黑暗、绝望、决绝的价值观描述者

今天大刘的《死神永生》入围美国雨果奖2017年度长篇小说提名。2015年大刘得过雨果奖了,如果今年夏天再得,足以进入世界级的不朽之列。

刘慈欣不仅仅是科幻小说家,也可能是当今中国最好的小说家,因为他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文学领域。他甚至创造了一系列现代成语:黑暗森林、降维攻击、二维化……我觉得这是任何当代作家都没能达到的成就。当然还有我今天最想说的,刘慈欣小说所表现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,与当今中国的“民族精神”高度契合,这也是没有任何作家能够达到的。

刘慈欣的小说分两类,一类是具有瑰丽想象力的短篇小说,一类是具有暗黑背景和宏大构思的中长篇小说,像《全频带阻塞干扰》、《球形闪电》,讲的都是未来中国与西方世界发生战争,中国凭借牺牲精神或终极武器反败为胜的故事。当然还有《三体》三部曲,几年前就被国内互联网界奉为圣经,故事情节这里就不啰嗦了。

作为漫谈,我姑且假设你多少接触过刘慈欣的作品。当然在知识界和科技界,这个假设应该是成立的。因此我打算跳过ABC式的背景介绍,直接谈刘慈欣的价值观。

刘慈欣长篇小说的价值观,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,就是生存。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:绝对的达尔文主义是未来生存的惟一道路。如果用三句话来概括:生存竞争是宇宙(社会)最残酷的现实;爱与善良是生存的最大障碍;前进,不择手段地前进!

这三句话,第一句是黑暗森林法则,你不消灭别人,别人就要消灭你。第二句是《三体》女主人公程心的遭遇,她由于坚持大爱,屡次把人类世界置于危险境地,最后导致太阳系的毁灭。第三句是维德的名言,这个喊出“前进,不择手段地前进”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,蔑视任何仁义道德,最后却造出光速飞船,在太阳系二维化的时候拯救了人类的一点血脉。

由于上述价值观,刘慈欣长篇小说总体上显得非常黑暗、绝望和决绝,与西方科幻小说、西方主流价值观如果不说格格不入,至少也是非常另类的存在。西方的作品,哪怕外星生物入侵地球、人类面临自然大灾变,人类也总是依靠正能量,比如爱与善良、勇气、合作与责任等品质度过难关,如果这些东西都不行,人类还有只能解释为上帝赐予的运气,几乎没有哪个西方作家胆敢让人类丧失希望并彻底失败。这种差异,可能来自西方世界承平日久,已经失去背水一战的心态和决死的勇气,也可能是西方流行的政治正确和商业文化的结果。可能雨果奖的评委没意识到,我们自己也没意识到,刘慈欣作品的价值观是多么中国,特别是体现了过去十几年间承载中国不顾一切实现起飞的那些东西

 

 

刘慈欣的主要作品都创作于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,正好那也是中国快速崛起的10年。这个民族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,没有任何价值观和道德上的包袱,当真体现了《三体》里边维德的那句话:前进,不择手段地前进!自然环境,不在话下。商业环境,价格战可以打到地板底下。人与人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,没有底线,如果做得到,也没有任何规则和道德可讲,一切只要赢,赢就是一切。更重要的,我们因此蔑视善良的情感,不相信爱可以改变世界。我们是彻底的现实主义者,我们对未来的看法是基于恐惧而不是希望。这种恐惧持续到今天,可以看见几乎每个人都被房子所绑架、被阶层所困扰。我们的奋斗,不顾一切的奋斗,都是被生存的恐惧所驱使,我们除了自己几乎不相信任何事情。

某种意义上,黑暗森林并不是刘慈欣的发明,他只是如实地描绘了我们和这个社会过去十几年的状态。《三体》能够以科幻小说从科技界引爆并风行国内,这是自从科幻小说出现以来没有哪个国家和作家敢于梦想的盛况,而刘慈欣做到了,只因为他打中了我们内心最焦虑同时也最认同的地方:生存是至高无上的法则,情感意味着软弱,前进不择手段地前进!

当今中国的不被西方认同,我觉得政治因素还在其次,更主要是中国人所表现出的这种无所畏惧没有底线的生存竞争意识,让西方人感到不习惯甚至害怕。如果雨果奖评委读过刘慈欣更多的作品,或者意识到他所代表的典型的中国过去十几年的价值观,不知道他们是否还会把2015年的雨果奖发给刘慈欣,今年是否还会让《死神永生》入围。

吉卜林曾经被称为“帝国作家”,因为他的作品在一百多年前被认为代表了大英帝国的标准意识形态:文明战胜落后、秩序战胜混乱。我觉得今天,在中国崛起的语境下,刘慈欣即便不被称为帝国作家,至少也堪称“国民作家”,因为他代表了中国崛起过程中最典型的民族心态和价值观:不顾一切,不计后果,为了生存和发展,前进,前进!

这个娘子关电厂的工程师,当他坐在黑夜里写作的时候,可能没意识到自己是个启示录式的作家,也没意识到自己是代表这个民族发出声音,黑暗的绝望的同时也是决绝的声音。他的名字也将因此传遍全世界。

推荐阅读  被电影雷倒,又被影评雷了一道